曲目赏析:《关山月》

在中国的音乐宝库中,古筝因独特的韵味和深度,吸引了无数的听众。其中,古筝曲《关山月》更是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,成为了古筝音乐的经典之作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充满诗意的古筝曲。

 

《关山月》本是一首古琴曲,它是根据汉乐府之曲移植过来的,后来又有人根据李白的同名诗《关山月》填词入曲,就有了这首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。

 

李白《关山月》原诗:

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

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。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。

戍客望边色,思归多苦颜。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闻。

 

改编为筝曲后,保留了乐曲风格古朴苍远、荡气回肠之意象,表现了“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”的气势以及戍边将士独处边塞冷月,对故乡家园的眷恋和怀乡思亲的情景。

 

在筝曲中,通过细腻的指法和音色的变化,将乐曲中的每个音符都赋予了独特的情感色彩。筝曲的旋律起伏跌宕,时而激昂奔放,时而柔情似水,仿佛将人们带入了那个战乱纷扰的时代。同时,筝曲中的音符也仿佛化作了征人思乡的泪滴,让人们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。

 

在古筝的发展历程中,《关山月》的地位尤为重要。曹正先生将其移植为古筝曲后,这首曲子逐渐成为古筝初学者的考级曲目,并在古筝界流传至今。此外,不少古筝演奏家也对这首乐曲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改编,如陈叶蕙老师和冯爱婷老师等。他们的改编不仅丰富了《关山月》的表现形式,也让这首曲子在更广泛的群体中流传开来。

 

 


 

筝之道,为古筝机构提供教学支持、招生支持、转化支持、培训支持。提升招生转化,打造有意思、有意义的古筝课堂,让校长办学更轻松。

创建时间:2023-11-22 08:35
首页    曲目赏析:《关山月》

推荐阅读